东京热

专业版 简繁转换 English

搜索热词: 婚姻登记 低保 养老 收养

当前位置:东京热 - 民政资讯 - 理论研究

厚植行政区划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根基

2025-09-11 16:09:36 来源:中国社会报 阅读次数:0
浏览字号
打印页面

  河南省温县建县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干渠路线途经温县。供图/视觉中国

  杨军仕

  我国行政区划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明的独特标识。加强行政区划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不仅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实践,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做好行政区划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征程中彰显重要价值,必须打牢其根基,提升行政区划文化的历史厚重感、科学性和社会影响力。

  夯实历史根基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的行政区划如果从秦朝推行郡县制计算,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果上溯到禹别九州、周封诸侯,时间更为久远。

  疆域区划乃“国之大者”,历来为历朝历代所重视,也为修史修典修文者所关注。我国现存的诏令奏议、正史、政书、类书、舆地书、志书等文献典籍中,对行政区划有大量的记载。仅以舆地书、旧方志为例:唐代的《元和郡县志》;两宋时期的《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元明清时期的《大元大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从宋代到民国时期现存的8000多种旧方志,记录了全国各省、府、州、县等行政区域的“四至八到”和建置沿革,并设置《星野》等门类来凸显行政区划与天空星宿的天人合一,展示中央政府划分疆域的权威性、神圣性。

  这些珍贵的文献典籍和翔实记录,彰显出行政区划历史文化的深邃,是认识和宣传行政区划历史文化、奠定其时代位置的宝贵财富。对于这笔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应加大发掘利用的力度,适时组织力量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搜集、收藏和考订整理,并建立全文数据库,为行政区划文化的发扬光大提供坚实的历史支撑。

  打牢科学根基

  我国行政区划不仅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在长期的演进变革中,还形成了一系列的思想理念、思维方式、文化精神、治理方略和实践经验,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初步构建起中国特色行政区划历史文化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充分表明行政区划历史文化已经成为服务和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门学问。

  加强行政区划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应加强行政区划历史文化的系统研究和理论阐释,认真梳理政区演变脉络,总结经验规律,提炼蕴含在行政区划中的历史和现实智慧。可以考虑组织科研力量编写行政区划学、行政区划文化史等学术著述。在各省区市编纂本地行政区划沿革志的基础上,组织编纂《中国行政区划通志》,为行政区划历史文化学术研究和传承保护提供翔实权威的文献资料。

  筑牢社会根基

  行政区划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不仅关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脉络延续,还关系到党委、政府决策施政,更关乎民生福祉、百姓利益。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改革开放的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逐步建立,经济圈和文化带的规划建设等,都与行政区划历史文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我们必须让全社会认识到行政区划历史文化的重要性,这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需要。

  讲好行政区划历史文化故事,提升其社会接受度和影响力,让传承保护成为文化习惯、文化自觉,目前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等部门已经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如与报刊等媒体合作设立文化专栏,拍摄短视频,制作文化节目,让丰富的区划概念以故事化、形象化方式呈现,使典籍里的区划记录活起来、热起来,推动行政区划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文化滋养。

  总之,传承保护行政区划历史文化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后世的系统工程。相关机构和领域应秉持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配合民政部门共同筑牢行政区划历史文化的坚实基石,群策群力担负起这一神圣的文化使命。

  (作者单位: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关闭窗口

扫描关注
东京热

新浪微博